|
马上注册,结交更多好友,享用更多功能,让你轻松玩转编曲186。
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,没有帐号?立即注册
x
前几天为“第六届全国校园混音大赛”评审写的一个短文,也是我在学校《混音作品分析》课中其中一节的内容,写了个框架,提出了一些参考点,供大家自己检查自己的混音作品时来用,这种方法适合大多数的流行音乐作品,当然前提是你要有一定的混音基础,并掌握一地的混音技术,才能了解这些点的具体含义。
以曹轩宾的《你不在北京》为例,看看我们自己在混的时候,是不是你注意到了这些点,这些点在音乐中到底起到了什么作用,这些点有些是混音的基本要求、有些是录音技术的还原、有些是编曲意图的体现,当然最终都是为了音乐本体来服务的。说一下具体的评审方法:
首先为这首歌划分段落,每个段落找了一些参考点,为了对自己的作品进行客观上的评判可以采用百分制来扣分,这首歌我们一共分了16个段落,每个段落5分,及格3分、良4分,优秀5分,如果你的问题不在这些参考点中不扣分,除此之外设立了20分的整体分,分别用理性和感性来给分,让自己的思维跳出一下,能够重新审视这个作品,理性代表着技术,感性就是艺术方面,这就好比给自己设计的游戏规则,听音乐本身就是件开心的事,要不然当时要听200首,还要从中分出好坏,绝对是要人命的事。
下面我把具体的内容写一下,大家可以对照参考点,来体会一下我们分析混音作品的方法。
START :1、开始点预留时间的长度
2、第一个音进来时的状态
INTRO:1、弦乐立体声录音制式还原的精准度
2、弦乐的音色和空间
INTRO2:1、一、二提进入后弦乐声场的定位
2、弦乐自身的声部平衡
A1: 1、主唱的音色、空间
2、钢琴的音色、空间
3、两者的关系
A2: 1、吉他进入后的比例关系
2、吉他的音色及空间
B1: 1、弦乐进入的状况
2、弦乐对人声的烘托作用
3、段落结尾的情绪推动
C1:1、鼓和贝司的律动关系及音色
2、电子类音色和整体的关系
3、主唱中间和两边的关系
BREAK: 1、钢琴与弦乐的声场关系
2、贝司的音色及比例关系
3、HIH的音色及比例关系
A3: 1、现有所有乐器的频率分布关系
2、伴唱的音色及比例关系
3、吉他插音的比例
4、主唱A3与A1的对比关系
A4: 1、伴唱的音色及关系
2、钢琴的插音
B2:1、弦乐一二提的内容
2、伴唱:“在恨里重遇”
3、段尾的情绪推动
C2: 1、C2与C1的对比关系
2、C1部分所有的内容
BRIDGE: 1、两轨主唱的关系
2、段尾处理的手法及承接关系
C3:1、与C2的对比性
2、所有乐器的表情变化
3、人声结尾的处理方式
OUTRO: 1、钢琴的音色及空间
2、尾音的处理
END:1、剩余空白,4秒以内不扣分。
以上参考点可以供大家查阅自己的混音作品时使用,任何方法都无法做到太过精准,音乐是感性的,当你的混音作品能够让你不自觉的忘掉你脑子里的这些条条框框、而只是单纯被音乐本身所吸引的时候,你才算走到了混音的这条路上。
希望大家能够享受比赛的过程,不要太在意结果,感谢大家这么多年支持九棵树音乐节的若干活动,感谢大家一直以来对混音大赛厚爱和支持,希望大家都能从过程中有所收获。
|
|